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

盛夏的練習曲(4) - 我心依舊 D9

出門的第九天,與家只剩一山之隔,不管你是興奮的期待回家,還是像我一樣耍賴著不想結束旅程,蘭陽平原一大清早就以最舒爽的姿態,迎接環島最後一天的到來。
清晨七點,宜蘭在台北的四輪車還沒來搗亂時,馬路上只有我們一排鐵馬的蹤影。
蘭陽平原,曾經是台灣穀倉之一,雪山隧道開通後,柏油路、路燈與房舍日益與稻爭地。兩百年前,台北的漢人用武力入侵宜蘭的平埔族,兩百年後,台北的資本家拿著貨幣買下了農作的生長空間。只是,這次他們大多數並不打算深耕。
不對,他們挖的地基更深,栽植的另一種作物,叫做高樓大廈,都市發展經驗告訴他們,勤奮買地種稻,頂多養活一家子,貸款養地種樓,卻可以富有好幾輩子。
我們沒有齊柏林的空拍機,但當用雙腿賣力的騎上北宜公路的坡道時,也發現腳底下的蘭陽平原,已成了蘭陽計畫區,都會區的雛型已慢慢成形。
渺小的我並無法阻止這股潮流,憤慨之餘,觸動了沸騰的血液,一路從山腳下火力全開,像受傷狂奔的野獸,拼命地往上頂騎,沒有停歇、沒有休息,腳下的風火輪滾燙的燃燒,一路猛烈衝刺攻上山頂。我35歲的肉體,還存在著潛在的爆發可能。
如果壽卡是環島中的期中考,那麼北宜公路上的坪林就是咱們的期末考,行百里者半九十,這段路保母車難得的滿載,據說上車後雖然輕鬆了四肢,卻苦了翻滾的胃,蜿蜒的山路,乘客們暈得東倒西歪。在無限次的補考、再考之後,所有隊員都抵達了山頂,大白從未放棄過任何一位隊員。
最後一段長下坡,不論路途中坐了幾趟保姆車,主控鼓勵全隊騎上單車,讓這次的環島有始有終,抱著運動家的精神騎進了終點。經過了九天,我們一起回到了新店的原點,沒有人出局。
有別於出發時的狂風暴雨,迎接我們歸來是溫柔的風和日麗,還有我親愛的家人們。
主辦單位早已備妥環台証書與獎牌,舉辦盛大的頒獎儀式為大家喝采、拍照留念。對於很多人來說,這是人生一項重要的里程碑,更是很多騎士的第一次。。
基本上,只要報名,每個人都能拿到一紙環台紀錄,證明自己曾經在這島上的騎乘軌跡,但就像拿到畢業證書一樣,那只是薄薄的紙,環島最珍貴的收穫,並沒有紀載在上面,於是我將之寫成了盛夏的練習曲。
九天九百公里的騎乘,對我這個年紀而言,說不上是項挑戰,更不好意思用"勇士"來形容,從第一天到第九天,我們被細心的工作人員小心地呵護著,只要管好能讓腳一直動,就可以完成的簡單差事。我們用比平常緩慢、用更環保的方式繞了台灣一圈,九天中大部分白天的時間都在單車上度過,沒有在太多名勝古蹟的停留,或是在人文風情上著墨。
嚴格來說,我們囫圇吞棗的晃了小島一遭爾已。

曾經,我相信電影練習曲所說的 "有些事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",於是報名了自行車環島。現在環島回來,我說"如果只是為了做而做,一輩子都不夠用"。

環島回來後兩天,全然恢復是我的體力,上班後一星期,不能平靜是我內心的悸動。
九天中,大家一起騎過的路、一同欣賞過的景色、淋過的大雨、共桌搶食的情節都歷歷在目。40個人,40輛車,80條腿,來自四面八方,為著不同的理由,踏在相同的路上,寫著共同的環島故事。
我才發現這九天,我並沒有完成了甚麼壯舉,也談不上突破任何挑戰,
只要願意空出時間,繳了報名費,每個人都可以有一趟屬於自己的環島回憶。
然而,這趟環島之旅,我的體會依舊是深刻的,
其中最大的收穫,
是在環島過程中,看到隊員中的人生百態,見識到一樣米養百樣人的道理,
千百種生活方式、無SOP的多樣人生,不是我每天泡在實驗室裡,和一群背景相類似的人,或者和整天戴著面具的上班族相處,所能吸取到的經驗。
走出實驗室,走入了人群,
我發現自己日漸狹隘的視野、萎縮的心靈。

銀行家Sigi,我和貓的夥伴,從新加坡專程帶著愛駒來台灣度假,
證明了世界上存在著四肢發達,頭腦也不簡單的人。
來自韓國的肚皮舞老師Namsuk,不會中文,略懂幾句英文的她,集合時總是非常準時,騎乘時總在隊伍的前頭,說明只要有心,語言並不構成探索世界的障礙。
身上濃厚江湖味的子翔,菸酒檳榔樣樣都來,未成年的他,人生歷練早已超越了我們這些關在象牙塔多年的學子,這次已經是他第三次單車環島之旅。
快樂媽媽帶著女兒,宛如姊妹,有她的地方,就有歡笑。環島有限的行囊中,她特地塞了一瓶紅酒,晚上與大家共飲。生性樂觀與運動是她常保年輕的法寶。
張翔兄弟與成莉姐妹花,有志同道合手足陪伴,環島的寂寞公路上一點也不寂寥。
加拿大來的CBC,第一天就見紅、第六天鬧肚子、第八天中暑送醫,從他身上看到了人類軀體的脆弱,同時也看到了意志力的無窮。
總是和保母車爭倒數的謝雯琦,和大家一樣,九天也環島一圈,她讓我學習到,無論是騎車還是生活,我們並不需要跟著社會潮流衝刺,每個人生命終究會抵達終點,重要的是如何享受抵達終點前的每一段時光。
香港來的一對老鴛鴦,用著緩慢的節奏,攜手騎過風雨烈日,一起完成環臺的心願,
他們特地從香港帶了一箱指尖陀螺,發送給每一位團員,讓我對香港人冰冷、計較的刻板印象有了不同的看法。
除了快樂媽媽母女外,最令人稱羨的莫過於建興父子檔了。
不少親子檔,都上演著父母板著臉、孩子臭著臉的鬧劇,
大人將自認為的美好與期望,強壓懵懂的小孩身上,造成大人用心良苦,小孩烏雲密布的雙輸局面。
從建興身上,我看到了一位做父親的鐵漢柔情,一個成功帶領孩子的榜樣。
在照顧孩子之餘,也沒忘記和大家打成一片。

身旁人的某個舉動,某一席話,或是某項決定,都可能是改變我們生命的方向燈,累積多了,就成為我們自己的人生觀。
真正的環島勇士,其實應該頒給這群幫我們打理一切、從頭到尾陪伴我們的工作人員,
他們除了自己騎乘之外,要顧前顧後,處理意外狀況,還要忍受團員不合理的要求。
我想就是他們的敬業精神,讓捷安特的環島團總是梯梯爆滿吧!!
在我忘記她之前,我要感謝這九天,為我破胎三次、卡鏈一次,帶我安全回家的愛駒。

"一起環島,有你真好"

繼續閱讀......

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

盛夏的練習曲(3) - 山海之歌 D6-D8

環島九天中最精彩的一段,同時是台灣山海風景的精華,大概就是從車城繞上壽卡,下到花東縱谷的這幾日了。有團員將第六天的壽卡天堂路,比喻做環島之行的期中考,而花東縱谷的如沐春風,像是談戀愛般的甜蜜。對我來說,有路就騎,有花就賞,平常心面對每一段騎乘時光。我發現騎到第五天,雙腿已被曬成明顯的兩截顏色,大腿上股四頭肌的線條也出更加明顯。
從牡丹鄉的石門國小開始連續蜿蜒的山路,地心引力考驗著騎士的腿力及毅力,上坡路段,領騎小黑要大家按照自己的體力,用最舒服的速度騎乘,不需要跟車,於是隊伍拉的和山路一樣長。體力好的人用踩的、肌力差一點的用蹬的、真的踩不上去的下車用牽的,只要有毅力,人人都可以上的了山,只是心情、快慢有別爾已。
我們是車隊,體力最好,騎在最前頭的人也要等最後一個人都到齊,才會繼續往下段目標前進。
大家騎在相同的道路上,每個人踩著不同的回憶。
有人帶著孩子,來一趟獨特的親子旅行,
也有人手足情深,一路上相互照應,一起加油打氣。
當然少不了臭氣相投的三五好友,為環島寫下友情的章節,
以及更多為了實現自我環島夢想的人們,因為這次環島中而以輪會友,
可是,也有人被大人硬拖出來,滿臉怨氣的小朋友。
不論年齡,無關性別、宗教黨派、國籍或貧富,大家靠著自己的雙腿,相繼登上南迴公路的最高點。不知道是喝了主控為我們準備的蜂蜜,還是達成了自己心中的目標,這一刻,大家都笑了,在陽光的輝映下格外的燦爛。
上天是公平的,剛才努力上山積累的位能,在下山時刻豪爽的還以動能。
看著時速不斷的飆升,充當避震器的雙臂,因為久震而發麻,比起上山,下山需要更大的專注,地上的坑洞,過彎時的積水,都有可能讓人摔的遍體麟傷。
當下滑動能不再,表示我們已經滑到了台灣的東海岸,騎士們在太麻里為自己的平安越嶺喝采。
婆娑的太平洋在我們眼前跳舞,好想衣服一脫,跳入她的懷中。無奈人造的消坡磚與柏油路,將山與海一刀兩段切的徹底,藍與綠出現了條大鴻溝,因此沒有了交集。
投宿在卑南鄉知本溫泉當晚,我既沒下泳池也沒去泡湯,入境隨俗,來到原住民的地盤,自然少不了飲酒作樂。飯後貓與Sigi備妥了醇酒相邀共飲,或許是因為興趣相投,可能因為彼此沒有利害交集,談笑之間,我們忘了幾天前大家仍是一群陌生人,騎了台灣半圈,已經是可以談笑飲酒的好夥伴。
說到喝酒,韓國女豪傑的好酒力更是值得記上一筆。我只是小酌片刻,只因不想宿醉而錯過明天最令人期待的縱谷騎乘。
微風吹過原野,吹得稻穀的香味四處飄散,但偶爾也會飄來肥水的騷味,路旁彎著九十度腰的稻穗,像是在向我們這群環島勇士們致意,粒粒飽滿的稻穗,我甚至可以停下來,用雙手去撫摸,去感受它的溫度,在都市裡,看到的都是它放在電鍋裡後的模樣。
田邊收割機涮涮的作響,農夫們幾個月的辛勞,此刻有了報償。
我們無意冒犯,但午後巨大的雷聲驚動了車隊,彷彿在驅趕著我們,
仔細聆聽,我才明白,它在抱怨我們這群台北來的過客,種田不會,炒地皮卻很在行,務農嫌髒喊累,只好種幾棵果樹,拚命開民宿。吸引上門的不是整群的麻雀與白鷺鷥,而是更多不懂土地的台北遊客。
我發誓,哪一天我有閒錢了,打死不會動農地的歪腦筋,這是對於農民與農地的基本尊重。
如果沒有稻田與農民,飯桌上不會有可口的池上飯包。如果三餐沒有了米飯,叫肚子情何以堪。主控怕大家吃不飽,一盒兩盒三盒的提供飯包給團員們。
平常在公司中午吃飯,講求效率,囫圇吞棗的扒完便當,爭取休息時間。
在稻米的故鄉,我享受著便當中酸甜苦辣的滋味,很平凡,卻很驚豔。
一旁的香港朋友吃的特開心,這是在香港小小土地上不曾有過的體驗。
午後,趁著陽光被雲擋住之際,我脫去了有色的墨鏡,讓大地的真色透入雙眼。伸長了耳朵,讓風聲與鳥鳴,在耳間迴盪。放慢著踩踏的腳步,怕急促讓人錯過了什麼美好。
前六天的風霜,宛如為了今天這一刻而準備。
此時,沒有人在乎行車速度,沒有人想待在保姆車上吹冷氣。大白頂上,只剩下兩台寂寥的備用車,40名團員在環島1號線上滾動著80個車輪,緩慢北行。

金黃稻海從我們腳底下掠過,它告訴我們迷戀的滋味,不僅僅是照片中的風景爾已,還包含著與一群人一同遊歷所堆疊出的景緻。我在想,為什麼一生中我花在累積財富的時間,遠超過蒐集感動的時刻。
貓,在第七天晚上,滿溢的情緒在酒神的陪伴下,醉倒在偌大的木屋中。
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貓酩酊大醉的模樣。

當路邊店家越來越多,紅綠燈越來越密集時,我們知道該和花東縱谷說掰掰的時刻到了。
花蓮火車站的月台上,留下我們與單車們的倩影,
電聯車載著我們的單車,以及依依的離情繼續往北,花蓮到羅東的一百公里路,非關體力或天候,基於道路的安全考量,交由火車代勞。於是,這一段路途,成為了單車環島未完成的缺口,希望有朝一日,公路狀況允許了,可以將它圓滿。
無論單車環島,還是任何旅程,我們手上總是把玩著時間、金錢、體力、安全與朋友五顆球,五顆球中只有一顆是玻璃做的,那就是安全,掉了,就碎了。其他的四顆,掉了都還會再彈起來。
坐上了火車,安頓妥愛車後,所有騎士不由自主地切換至怠速模式。
人畢竟是血肉做的,在火車規律的震動下,宛如將我們放入了搖籃,一下子全部被催了眠,八天騎乘的疲勞累積,迅速地找到了倒下的藉口,成為了博愛座上最逗趣的風景。
內燃機代替雙腳將我們送進了繁華,環島的山海樂章在羅東車站前,畫下了終止線。
環島旅程的最後一晚,主辦單位沒有安排特別的晚會,
不像營隊在營期的最後一晚,都會上演類似營火晚會或是星空下的呢喃感性夜晚,
我們借了飯店的交誼廳,就讓夜市裡的美味及啤酒,敬我們共度的八個夜晚。

繼續閱讀......

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

盛夏的練習曲(2) - 府城記憶 D4-D5

環島投宿的旅館中,有如福華、翰品等星級飯店,也有統一、泊逸等遠離市區的渡假村,團員們在一天的奮力騎乘後,體力幾乎耗費殆盡,洗去一身汗水、吃完豐盛晚餐後,抱頭呼呼大睡成了大部分人的選擇。對我們而言,游泳池、健身房或交誼廳的實用性,遠不如一台簡陋的脫水機。飯前飯後,脫水機前總是排著等待衣服脫水的團員。要不是參加單車旅行團,我大概永遠不知道飯店有脫水機。
旅程中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天晚上位於嘉義市區內的承億文旅,房間外寬敞的空間,恰好成為我們吃喝聊天的天地,Sigi買了一袋金牌啤酒,大家搬出自己的零嘴,一杯黃湯開啟了話匣子。閒聊的話題很單純,團員們來自各方,各有各自的生活圈,因為騎車讓原本素昧平生的一群人,相聚在一起。我突然察覺回台灣投入職場四年,生活圈一天比一天狹窄,
辦公室內沒有新鮮的事,毫無營養的閒聊八卦都可以傳得滿天飛。
人與人究竟為何會相遇? 到底何時會相遇?當說不清楚想不明白時,就用緣分來解釋吧!!
第四天起床,頭頂上的烏雲已逐漸消散,從嘉義出發跨過北回歸線,
我清楚地知道,我們已騎出了陰霾,今後就等著陽光灑在身上。
不再被雨水沖刷了視線,一邊騎也一邊騎出了笑容,
柏油路上我聞到了南台灣熟悉的味道。
奈何近鄉情更怯,如果時間允許,我一定會繞進鹿耳門天后宮,看看十年前和同學一同參拜的月老廟,是否依舊香火鼎盛。安南區台十七號線上,車子一樣的寂寥,建築與十年前沒有太多的變化。魚池、荒野、沙灘依舊在,走樣的是我和貓的青春。在這座城裡,我們清楚的了解前方的風景和路況,高調地暢談哪裡有道地的台南小吃,也迫不及待地想將台南的古蹟與同伴分享,
只因我們曾經陪伴這座城市一同成長過。
中午大隊人馬停在安平港,吃在地的周式蝦捲全餐,外國朋友們將這一餐譽為九天中最令人回味的一餐。飽餐過後,舒適的環境,招引來整批的瞌睡蟲。
終究,我們沒有繞進府城,沒有時間找昔日同窗敘舊,來不及向安平的夕陽說再見,就得匆匆地離去,但相信老朋友們不會介意吧!!
伴隨著黃金海岸的浪花,車隊頂著正要發威的豔陽,我們在午後往南騎向了港都高雄,止不住的汗水滲出了皮膚,沾濕了車衣車褲。主控振睿不知從哪變出了義豐冬瓜茶,即時的幫我們補足流失的水分。
小胖殷勤地迎接我們的到來,晚飯後我們借了飯店裡的單車,由小胖當領騎,沿著愛河畔兜了將近五公里,欣賞高雄夜景,等到上床休息時已過了午夜,隔天照樣六點起床,七點半準時出發。每天啟程前主控會布達今天的騎乘距離與主要的休息點,
從高雄到屏東車城的D5,無疑是相當輕鬆愉快的一天,向南的路上,領騎小黑巧妙避開大卡車的行駛路線,同時也刻意繞過了烏煙瘴氣的工業區。
有時彎進不知名的縣道,我們不受汽機車干擾,悠哉慢騎的模樣,被鑽進了草叢間的主控,生動的捕捉住美麗的剎那。
然而,最大快人心的是當領騎解除封印,帶領大家在筆直平坦的戰備跑道上,緊摧油門的衝刺。我們追著風,看著車上電子計速器,從時速20公里飆到時速40,整台車就像載著E.T.一般,準備要漂離地球表面。
此時,胸前的心跳如萬馬奔驣,將血液中的氧氣與養分帶到全身每一個角落,我能感覺到每一個細胞都因此而微笑著。
台26線道帶領我們來到了國境之南,瀲灩的波光映照著藍天,
我忘了左顧右盼,看看海邊有沒有清涼的比基尼辣妹,只顧著一邊奮力衝刺,一邊哼著脫拉庫的"我愛夏天"
四十四顆腦袋頂著烈日,在被曬成人乾之前要抵達車城。
四點前,全員衝進了渡假村,進房間第一件事一樣是洗去全身的鹽巴與汗水,騎自行車是項髒兮兮的運動,比登山更甚,有潔癖者切勿嘗試。在衝刺過後,人要休息,愛駒亦然,他們躺在飯店前廣場,等待隨行技師保養。
車城,是我們抵達的台灣最南之處,外國朋友抱著一絲遺憾沒能繼續下到墾丁,只差20公里之遙。這大概是旅行社刻意的安排,將旅館訂在偏遠的郊區,好讓騎士們晚上無法四處趴趴走,而能待在旅館內做充足的休息吧。

陽光總在風雨後,卻有人開始懷念下雨時的爽朗。
環島半圈,吵著想回家的人數:零

繼續閱讀......

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

盛夏的練習曲(1) - 滂沱啟程D1-D3

鋒面滯留,烏雲在台灣上空左右徘徊著,接連下了一整個星期的豪雨,眼看著上天的臉色沒有好轉,我一通電話打到捷安特去詢問行程是否如期舉行,電話那頭傳來"風雨無阻,除非刮颱風"的回答,正是我最期待聽到的答案。

終於等到了D Day,一大清早來自韓國、新加坡、香港還有台灣各縣市的40位騎士,年齡從未成年的國中生到年逾耳順的大伯,沒有一位缺席。這趟旅程,對外國人來說這是一項朝聖,對於營髮族來說是體力的壯舉,對於上班族如我來說是種解放,對年輕學子來說是青春的證明。一台車,一雙腿,與滿腔的熱血,從新店碧潭出發。啟程的那刻,迎接我們的是場滂沱大雨。一場從早到晚從未停歇的豪雨。
風大雨大都未驚,咱就愛向前騎。雨水落在背上,發出沙沙的響聲,雨滴摻著汗水模糊了我們的視線,車輪濺起的泥水,在背後劃出一條長長的尾巴,沾滿泥沙的大腿,像是沾了花生粉的麻糬。全身從頭到腳在出發半小時後,已找不到乾爽之處,車褲與鞋子更是吸飽了滿滿水份,一邊騎一邊噗滋噗滋的作響。
穿著雨衣的夥伴,身上濺起亮麗的水珠,身體散發出的熱氣,凝結在雨衣內層,全身照樣從內濕到外。山區的路途忽上忽下,大家身在滴水,卻沒有人叫苦,也沒有人喊著要退出,我們相信只要堅持,終究會雨過天青。
雨就暢快的讓它淋吧,汗就盡情的給他滴吧,只要雙輪一直在轉動,我們就能騎出陰霾,看見陽光。
踩踏路上,我們並不孤單,前有小黑破風,後有小象壓隊,就算跌倒受了傷或是真的踩不動了,後頭還有保母車接著我們繼續向前行。
一路上,大小寺廟成為我們沿途休息的避風港,我們常常不曉得裡面住著是那些神明,但他們總是不吝嗇的空出屋簷,借出化妝室,並且義無反顧的保佑著我們順利前行。
我開始瞭體會到宗教在台灣民間密布可分的力量,難怪美國可以不理、中共可以得罪,無論是藍色執政或是綠營當道,沒有人會和宗教過不去。
大雨,模糊了沿途的景致,為了防止失溫,我們必須不停地踩踏發熱,為了避免摔車,我們得更專注於前方路況,很多人因而忽略了沿路的風景。
有位團員不小心摔了車,磨破了皮,滲了滿腿的鮮血,在隨隊醫護人員Min的照料下,
很快的歸隊騎乘。
主辦單位無限制的熱量補充,讓大家的體力源源不絕地湧出,
我甚至有能量過剩,越騎肚子越凸的現象。
每天大約五點抵達旅館,大群人馬溼答答的滴進飯店大廳,被其他房客投以異樣的眼光,
然後趕緊溜進房間,每次房門一開,房裡吹出的冷氣,都讓我們直打冷顫。
進房第一件事就是脫衣洗澡,第二件事是洗衣服,第三件事是將衣服脫水晾乾。
晚上我們都刻意將冷氣開得很強,好讓衣服在睡醒後是乾燥的狀態。
儘管我們知道,花了整晚晾乾的衣物,明天一穿出門,很快又會濕成一片。
迷霧中,我們越過一個又一個的縣界,一路從台北、桃園、新竹、苗栗經過台中,在第三天中午越過了濁水溪。西螺大橋橫跨了溪的兩岸,越過這裡,彼岸就是陽光的國度,天空逐漸清澈起來。大家可以收起雨衣,結束三天來泡水騎車的體驗,明天起終於可以乾著身子騎車了。
 
滂沱大雨的前三天,我們從新店被雨水洗到了嘉義。
放棄回家人數: 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