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

3886m - 上山

高山嚮導的舞台在高山,就像飛行員的舞台在天空,再多的紙上談兵都無法累積實際經驗。於是,我期盼著有一天能將課堂所學、把書本上的知識,通通搬上高山。平日要上班,為了等待上山,我幾乎空出了所有的周末,暫緩了福爾摩沙的收藏,期待E-mail或電話通知出隊的消息的心情,就像等待大學聯考放榜一般。
歷經九週的室內課程後,終於在端午節的三天連續假期,排我帶隊實習。根據規定,實習嚮導是無法挑選行程的,對於我而言,無論路線是熟悉還是陌生、鄰近還是遙遠、輕鬆還是困難,只要能站上高山舞台,就無比的歡欣。
三個星期前接到出隊任務通知,行程一打開是雪山主東峰下翠池的三天三夜中程健行路線。
登山社有非常完備的後勤補給,包括出發前的山屋登記抽籤作業、製作客製化的登山手冊與安全須知的傳達,到啟程與回程的接駁車調度,公裝備的清點以及最後團員的意見調查,有著一套滴水不漏的SOP。到了山上也安排了原住民負責背公糧、煮三餐。
高山嚮導的使命變得很單純,就是一路上專心愛山、關心隊友,不將垃圾留在山上,不遺棄任何隊員。
  • 時間:06/18/2015 ~ 06/21/2015 三天三夜
  • 領隊:羊頭、饅頭 、我(花生)
  • 花費:約2000新台幣
  • 成員:散客 20名
  • 交通:接駁專車
  • 住宿:七卡山莊、三六九山莊
  • 食膳:原住民野炊、行動糧
  • 行程規劃
Day 0, 06/18/2015 (四) 
1830 台北啟程   2330 武陵農場   0000 雪山登山口 → 0130 七卡山莊
Day 1, 06/19/2015 (五)
0800 出發 1000哭坡  1200 雪山東峰 → 1400 三六九山莊  1900 就寢
Day 2, 06/20/2015 (六) 端午節
0100 起床  0130啟程 → 0230 黑森林  0400 圈谷  0500 雪山主峰  0505日出  0630 碎石坡  0730 翠池 → 0800 煮麵 休息 → 0930 碎石坡  1030 雪山主峰  1300 黑森林  1400 三六九山莊  2000 就寢
Day 3, 06/21/2015 (日) 
0300 起床  0340啟程  0500 雪山東峰  0505 日出  0700 七卡山莊 → 0830 雪山登山口  1200 礁溪洗溫泉  1330 慶功宴  1600 台北

第一次出隊,我抱持著戰戰競競的態度,深怕照顧不好自己,更幫助不了團員,畢竟上班後的體力條件與無憂無慮的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,我唯一能依仗的是更豐沛的登山知識以及充足的裝備。為了帶隊,星期四下午我向主管請了半天的特休,保存體力也調整心情,早早的抵達集合地點,從化學分析員搖身成為高山嚮導。
漫長的車程,饅頭如褓姆一般,提醒大家這三天在山上該注意的事項,替大家做足了登山前的心理建設,請隊員身體有異狀或不舒服時,馬上向我們反映,一切以“安全”為最高原則。不知不覺中,繁華的街燈已被遠遠拋在腦後,迎接我們的是滿天的繁星。

我們無暇欣賞,在聽完登山口的園區導覽後,一盞盞如螢火蟲的頭燈,左右地往山裡晃動著。分配在隊與中間的我,腳步卻不若螢火蟲般的輕盈,渾身僵硬的撐到了兩公里的七卡山莊,腦中浮現了好好端午在家陪家人吃吃粽子多舒服,沒事摸黑來這受苦幹嘛。更懊惱的是居然剛出發就陣亡,算什麼響導?
凌晨一點半,所有隊員分配床位睡袋就寢後,我躺平關機,一覺到天明,
隊員們大多因著昨夜山屋裡的交響樂,沒能睡好,我卻沉睡的什麼聲音也沒聽著。
整裝待發,昨夜身體的不適已在睡夢中抹去,全員精神飽滿的朝目的地三六九山莊前進,
路途只有5公里,我們得以用駱駝穩健的腳步、輕鬆的姿態領受大自然的洗禮。
團員們背著重重的殼,一步一腳印,數著路旁每100公尺標的里程碑朝雪山推進,走在隊伍最前頭的饅頭,適時的在遮陰處讓隊員卸下裝備喘口氣休息。選擇適當的時機與地點休息、調整裝備與節奏,身為嚮導須要巧妙的掌握。節奏穩當,走起來事半功倍,再遠的路程都不是問題,反之,節奏亂了,即便是很短的距離,也可以讓人力竭汗喘。
談笑之間,已爬上了哭坡,沒有隊員喊累,更沒有人落淚,
大家燦爛的笑容全映照在雪山東峰的景致上。
下了東峰,遙望山坡草原上渺小的火柴盒子,就是今晚投宿的三六九山莊,
後方的碎石坡就是雪山圈谷,明天要翻過的山頭。
看似近在咫尺的小屋,卻也費了兩個鐘頭才到達,
抵達山屋時,原住民早已燒好溫熱的甜湯迎接隊伍的到來。連續假日的山屋,住滿了暫時遠離塵世,嚮往著自然與寧靜的山友。山裡剝奪了我們習慣的便利,困乏了人們過度的物質享受,當真實的自我暴露在三千公尺的原始中時,我們便開始思考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。
脫去了繁華,平日在山下朝夕相處的手機,孤單的被冷落在背包夾層中。
少了Line與Facebook的糾纏,人與人的距離反而變得更近,
一整著下午,原本互不認識的團員們,板凳一座、各自從背包裡掏出了零嘴,天南地北盡情的分享著彼此的生活、工作與登山經驗。
山屋裡的一粥一飯,粒粒皆辛苦,是原住民們用雙肩辛苦從山下扛上來的,於是味道嘗起來格外香甜可口。自備碗筷更是登山者的基本常識。
飯後,隊員就寢後
羊頭與饅頭想兩位前輩與我分享帶隊的心路歷程,他們愛山的心就像日出前泛起的紅暈,溫和卻燦爛迷人,他們的經驗就像北極星,在狀況變化萬千的山里,指引著團員方向,
這份承擔,讓我不禁想到電影裡<集結號>裡的穀子地連長。
當嚮導,如果只是為了賺錢,早就崩潰了。
天還沒全黑,全團包含我們三人,就已在床上躺平,
等會兒,當月亮高掛在頭頂時,就是我們動身出發的時刻。